CAD设计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论坛新手常用操作帮助系统等待验证的用户请看获取社区币方法的说明新注册会员必读(必修)
查看: 4331|回复: 15

[经验] 从教材到实战--十数年经验分享3(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7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层控制命令、视图命令、图元选择方式】
. X8 g! V6 o# x$ W$ C. u   图层控制命令和视图命令都是辅助绘图的命令,但是这些命令非常的关键,是否熟练,将会极大地影响到绘图的效率。
+ K1 J2 N: x" a' f6 n+ \先来看看和图层有关的命令。和图层有关的命令实际上大部分是在Express(02版中好像是在Bonus)中,在安装AUTOCAD时,要完全安装才能出现。9 X( v. N5 [1 v' G7 a
图层命令中,第一个,当然是layer,图层属性管理器。里面的具体内容以前已较为详细的谈过,这次不再重复。和图层控制有关的其他命令,则都是让我们在绘图过程中如何方便的来控制图层的“开关(显示)”、“锁定”、“当前层”,方便的转换所绘制图元的层属性。
6 ~6 y! a; c, L8 C
8 _0 v3 u7 ^  n' G5 J5 W: A【和“当前层”有关的命令】
( w$ I  L- {+ n; C# w   ai_molc 改变当前层为所选择图元所属层。这个命令在工具栏里就有,大家应该都已经比较熟悉了。
, H" K1 @8 [$ R0 l) A0 |laycur (change to current layer) 改变所选择图元所属层为当前层。5 M8 y5 m. A4 W
和“开关”有关的命令。
- y% S' V5 `0 n" E9 @4 d
( V: h" g3 e" @, g: Y【layoff (layer off) 关掉选择层】, b7 S; t0 o2 w+ o0 V! S! S
Layiso* (layer isolate) 图面显示仅保留所选层(孤立层)。7 O) h# G2 V3 S/ x  n
Layon* (turn all layers on) 打开所有层。4 K" Z# \6 w/ z8 e5 ?' n+ E
【和“锁定”有关的命令】# L) S& C+ r7 Y: e
laylck (layer lock) 锁定选择层) j# }( n7 t) `, Q+ O1 y! K5 ^
layulk (layer unlock) 解开选择的锁定层; |" e& l7 `- Z6 N' n
layerlckiso* 除选择层外,其它层均锁定(插件“免费迷你建筑工具”中的命令)+ n& ?: S; I4 D7 x" Y
【其它图层控制命令】8 K7 _6 y4 ?& L: O4 ^  W# q
layerp 恢复至上一个图层状态
0 C! c) Z0 n7 t' [# _7 blaymch (layer match)改变选择图元所属层为最后选择的图元的层(类似于matchprop,但选择图元的顺序正好相反)
/ w, }5 E1 Y; S7 p9 v8 L& B图层命令希望大家能花一点时间熟悉并掌握,当然,前提条件是图纸中的图元图层设置归类条例清晰。这点做不到的话,一切免谈。上面有三个命令,打* 号的,是大家平常可能忽视掉,但非常管用的命令。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视图命令有三类。
& X# d0 @8 n$ {第一类:redraw (redrawall) 重画,regen 重生成。常用的是redraw,在一些辅助显示点、辅助显示线用redraw无法清除时,用regen试试看。
, k  V  {) ~4 U7 j3 G# M第二类是视图缩放类。这一类主要是围绕着zoom的各个分支命令。常用的有:+ m- }* G. t2 ~
zoom-默认 实时缩放
3 U% S/ q( ?* Gzoom-p 回到上一次视图范围
6 c( O/ }% r, o; [zoom-d 动态缩放视图
' R/ [+ B$ j- P0 i9 \1 q) Q; r: Vzoom-a 显示全部视图
" G, ~! B9 u: m: r$ `+ izoom-w 显示所选择窗口的视图范围' M! q; }7 Q$ E% n$ b" q# b
第三类是视图平移类。就是pan和其分支命令。* S3 T: k* d/ {; {
     不知大家在视图控制时,是用鼠标选择工具栏里的图标,还是用键盘输入命令?想想以前,为了方便的进行视图控制,还经常使用透明命令。在00版本以上的AUTOCAD和三键鼠标(中键为滚轴)出现后,视图的缩放和平移,使用鼠标的滚轴中键就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了。
4 G" Y0 f5 d8 B/ H" C/ D     鼠标中键上下滚动就是zoom的实时缩放,中键按下后就是pan。而且这些都是透明命令,即可以插在其它命令进行过程中执行的命令。利用三键鼠标来进行的视图控制,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 g/ d! Q% U- h3 A6 E
    既然提到了鼠标的使用,就在谈一下和鼠标也密切相关的图元选择方式。1 U- g5 y; k$ a/ T# ?
    我们在进行编辑命令的操作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图元的选择。就编辑命令和图元选择来说,常用的有两种方式。我习惯的是第二种。
' i" h& e1 ?4 v& N    第一种,选用鼠标点选或框选图元,此时,所选择图元呈高亮状态。然后键盘输入编辑命令进行操作。采用这种方式,可利用Shift键来去除多余选择的图元。( k4 W" b2 i& R) t& }
    第二种,先用键盘输入编辑命令,确认后再选择需操作的图元,选择完毕需操作的图元后再次确认进行编辑操作。这种方式,我觉得在选择需操作的图元这一环节上更为方便灵活,可以通过辅助键来帮助选择。
- h6 j1 n! I: k8 N' g9 CP - previous,选择上一次操作的图元。& W" k1 ^" w9 L) s
R - remove,去除已选择图元。1 @" S; ~& d6 Y3 i
A - add,增加选择图元(用于使用了remove后)。
8 C0 z$ K: Y. R* O4 r    这两种方式都牵扯到同样的一些和鼠标使用有关的地方。
0 q) {9 s: i9 b% Z7 \! ]( u3 o鼠标左键。鼠标左键用来选择物体。2 \; U3 g9 e, S
一是直接左键点取图元。
  |6 p( r  V3 g二是鼠标左键点下后,向右上或右下侧拖动鼠标,然后松开。这时出现的是实线选择框,只有完全处于实线框内的图元才能被选中。9 f- [& E* j9 E# ~' d/ d
三是鼠标左键点下后,向左上或左下侧拖动鼠标,然后松开。这时出现的是虚线选择框,只要有一部分处于虚线框内的图元,都能被选中。
; `1 l1 D5 J0 F6 C【鼠标右键】5 j& p- \$ r, D. x5 E" y
    鼠标右键的作用也很大,我们先要来改一下AUTOCAD的系统配置。在“用户系统配置”中,有个“自定义右键单击”的选项。在“默认模式”和“编辑模式”中,选择“重复上一个命令”;在命令模式中,选择“确认”。' D1 A1 K1 k- e( r( m- Z
键盘中的回车键和空格键同样可以达到在“默认模式”和“编辑模式”中,重复上一个命令;在命令模式中,进行确认。但在速度上肯定要慢于用鼠标右键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建议大家试试看,琢磨琢磨。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 绘图与打印比例控制、套用图框、标注命令】! l" q; H: i9 e+ p" k8 q: C' {3 v
/ g) E5 D8 h& |, w- B2 U$ p4 i! X
   在绘制图纸完毕后,我们都要将图纸打印出来,只有当图纸打印出来(白图或硫酸纸晒蓝图)后,才可以认为我们的绘图工作基本完毕(当然还有整理归档等)。打印时,有一环不可回避,就是比例问题。打印比例和绘图比例合理,那么最后完成的图纸就清晰美观漂亮。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图纸密密麻麻,有的图纸空空荡荡,这些都是属于比例控制不当。那么就打印比例和绘图比例而言,我们在绘图时和绘图初期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 P" U+ w2 J4 ]4 ?1 c
     一般来说,我们最终打印的图纸有按照比例和不按照比例两种。按照比例的,一般是施工图;不按照比例的情况有很多,一般有方案文本、过程图(自己看的)、条件图等,最近几年的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文本也逐渐变成不按照比例打印成A3大小。. \- E: s9 A8 t& p- k9 s
     先来看看按照比例打印的施工图。施工图基本上都是按比例出图的,但是在出图时会有不同的比例设置。比如说,平立剖一般都是1:100,楼梯间、卫生间是1:50,节点大样是1:20,装修图中的节点大样则可能会有1:10、1:5、1:2等的比例,总图的常用比例是1:500,有时候也会有1:1000、1:2000等。我接下来以一套包括平立剖面图、楼梯间、卫生间大样和节点大样的常规的建筑施工图来举例说明。
4 [. c9 w5 i9 y* ~     首先,我们一开始绘制的一般都是平面图,这时我们应该以实际每1MM对应AUTOCAD中的每个标准单位1来绘制,接下来的其他立剖面也同样。这时,我们有两个地方应该要注意的,一是所有的字体基本上都应设置为350高度左右,房间名可稍大些,图纸名称等专用字体高度另定。第二,就是在进行尺寸标注后,将该尺寸标注的“标注全局比例”设置成100(我已修改了前文有关标注设置中的一些内容,大家注意观看)。其他的设置,按照前文所述。
& x: m$ L9 b, ?5 o( L! q     接下来是1:50比例的楼梯大样和卫生间大样。在绘制这样的图时,我一般先将平面图中的相关部分拷贝到原来图纸旁边,然后删除和剪接掉多余的部分。接下来要修改一些东西了。一是线性比例,除实线外,其他的如虚线、点划线等都改为原来一半的线性比例。二是字大小、标高大小、轴线号大小同样的Scale为原来的0.5比例。三是标注设置,将这一部分的所有标注中的“标注全局比例”修改为50。这样的话,按照1:50的比例打印出来时,各部分的大小尺寸都会比较合适。: I0 D+ n) ~6 ~. B1 ~7 F' b
     1:20的节点大样绘制方法一样,不再啰嗦。
3 d1 T9 J: Z: n; K7 T7 s/ F     图纸绘制完毕后,要做的就是套图框。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图框,而且不同的图幅应该都有。图框在制作时,大多都会按照1:1的比例:A0—1194*840;A1—840*597;A2—597*420;A3—420*297;A4—297*210。其中,A1和A2图幅的还经常用到竖图框。还有,我们需要用到加长图框时,应该是在图框的长边方向,按照图框长边1/4的模数增加。每个图框不管图幅是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打印出来时,图签栏的大小都应该是一样的。我们把不同大小的图框按照我们要出图的比例Scale大,将图套在其中即可。
. @6 B; G8 U* B4 M' m/ f    关于施工图按照比例出图,还有两点要说。一是并非所有的平立剖面图都要按照1:100的比例来,对于一些没什么细部的仓库、厂房时,也可以考虑用到1:150或1:200的比例。这样才能够使图纸饱满。
% [# v3 t9 T3 U, l5 i) u    第二点,就是不管是什么图,绘制时都切记以实际每1MM对应AUTOCAD中的每个标准单位1来绘制(总图可以除外),不同比例的出图只是在字体大小、线性比例、标注的标注全局比例等地方不同。
! ^2 ^' o! ^# i5 N* D7 `    当然,以上情况是针对同一比例的图都放到同一个图框中出图的情况。对于不同比例的图要放到一个图框中时,稍微有一点不同。我们以一张1:100平面图中要放一张1:20的节点大样来举例。
: p$ U6 B+ L" E    首先确定1:100为这张图中的主打比例,1:100的平面图按照以上方法绘制完毕,1:20的节点大样,也按照上述方法绘制好,并修改好各个设置。当发现要将其并入1:100的图中出图时,把1:20的节点拷贝一份到1:100的图框内,Scale5倍,然后需要修改两样东西。一是线性比例,二是标注中的两个参数。其中之一是标注全局比例改为1:100(即主打比例),第二是标注线性比例,改为0.2。这样就OK了。当然,在绘制其他比例的图纸时,如果一开始就确定其要和其他不同比例的图纸放在一起,上面的有些顺序可以调整,可以减少一些步骤,较少耗时。
 楼主| 发表于 2007-3-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 绘图与打印比例控制、套用图框、标注命令】; e1 g2 ?- u  T! U, ], C( w
! G  C# r! \) p% g; p, c) u2 \  M
   在绘制图纸完毕后,我们都要将图纸打印出来,只有当图纸打印出来(白图或硫酸纸晒蓝图)后,才可以认为我们的绘图工作基本完毕(当然还有整理归档等)。打印时,有一环不可回避,就是比例问题。打印比例和绘图比例合理,那么最后完成的图纸就清晰美观漂亮。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图纸密密麻麻,有的图纸空空荡荡,这些都是属于比例控制不当。那么就打印比例和绘图比例而言,我们在绘图时和绘图初期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 u; Z1 G. X( w3 Y4 N) v     一般来说,我们最终打印的图纸有按照比例和不按照比例两种。按照比例的,一般是施工图;不按照比例的情况有很多,一般有方案文本、过程图(自己看的)、条件图等,最近几年的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文本也逐渐变成不按照比例打印成A3大小。$ C( `* k; |/ _3 w% S1 q, q8 D9 _
     先来看看按照比例打印的施工图。施工图基本上都是按比例出图的,但是在出图时会有不同的比例设置。比如说,平立剖一般都是1:100,楼梯间、卫生间是1:50,节点大样是1:20,装修图中的节点大样则可能会有1:10、1:5、1:2等的比例,总图的常用比例是1:500,有时候也会有1:1000、1:2000等。我接下来以一套包括平立剖面图、楼梯间、卫生间大样和节点大样的常规的建筑施工图来举例说明。# S) z# F* T4 n$ `1 Z7 M
     首先,我们一开始绘制的一般都是平面图,这时我们应该以实际每1MM对应AUTOCAD中的每个标准单位1来绘制,接下来的其他立剖面也同样。这时,我们有两个地方应该要注意的,一是所有的字体基本上都应设置为350高度左右,房间名可稍大些,图纸名称等专用字体高度另定。第二,就是在进行尺寸标注后,将该尺寸标注的“标注全局比例”设置成100(我已修改了前文有关标注设置中的一些内容,大家注意观看)。其他的设置,按照前文所述。
$ d! \. Y3 |/ @# d7 t     接下来是1:50比例的楼梯大样和卫生间大样。在绘制这样的图时,我一般先将平面图中的相关部分拷贝到原来图纸旁边,然后删除和剪接掉多余的部分。接下来要修改一些东西了。一是线性比例,除实线外,其他的如虚线、点划线等都改为原来一半的线性比例。二是字大小、标高大小、轴线号大小同样的Scale为原来的0.5比例。三是标注设置,将这一部分的所有标注中的“标注全局比例”修改为50。这样的话,按照1:50的比例打印出来时,各部分的大小尺寸都会比较合适。! q8 N; f2 N1 Z- Q1 f* u
     1:20的节点大样绘制方法一样,不再啰嗦。
* y; C, {5 g% L; ]     图纸绘制完毕后,要做的就是套图框。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图框,而且不同的图幅应该都有。图框在制作时,大多都会按照1:1的比例:A0—1194*840;A1—840*597;A2—597*420;A3—420*297;A4—297*210。其中,A1和A2图幅的还经常用到竖图框。还有,我们需要用到加长图框时,应该是在图框的长边方向,按照图框长边1/4的模数增加。每个图框不管图幅是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打印出来时,图签栏的大小都应该是一样的。我们把不同大小的图框按照我们要出图的比例Scale大,将图套在其中即可。1 g; _5 H  _( R/ ~% L
    关于施工图按照比例出图,还有两点要说。一是并非所有的平立剖面图都要按照1:100的比例来,对于一些没什么细部的仓库、厂房时,也可以考虑用到1:150或1:200的比例。这样才能够使图纸饱满。
* i" ?! K* ^! Q4 j, N0 B    第二点,就是不管是什么图,绘制时都切记以实际每1MM对应AUTOCAD中的每个标准单位1来绘制(总图可以除外),不同比例的出图只是在字体大小、线性比例、标注的标注全局比例等地方不同。
, n# E8 H2 a. d: t- S4 z    当然,以上情况是针对同一比例的图都放到同一个图框中出图的情况。对于不同比例的图要放到一个图框中时,稍微有一点不同。我们以一张1:100平面图中要放一张1:20的节点大样来举例。
% M$ A, v( s! h+ V    首先确定1:100为这张图中的主打比例,1:100的平面图按照以上方法绘制完毕,1:20的节点大样,也按照上述方法绘制好,并修改好各个设置。当发现要将其并入1:100的图中出图时,把1:20的节点拷贝一份到1:100的图框内,Scale5倍,然后需要修改两样东西。一是线性比例,二是标注中的两个参数。其中之一是标注全局比例改为1:100(即主打比例),第二是标注线性比例,改为0.2。这样就OK了。当然,在绘制其他比例的图纸时,如果一开始就确定其要和其他不同比例的图纸放在一起,上面的有些顺序可以调整,可以减少一些步骤,较少耗时。* t( K7 H& f% |. |: `* R
    对于不按照比例出的图,也同样有些东西要注意,同样也要注意比例问题。* E: C* P+ U+ f  n
    下面我们以一个方案来举例说明。
) ^" f0 \, u5 h8 c3 [) G1 W    我们在进行一个方案设计时,到了整理出图阶段,就要注意比例问题了。首先要确定一下最终出图的图幅,以前的方案文本都是A3的,现在也常用A2的了(即两个竖版A3拼)。在确定了最终出图比例后,我们要预估一下大概的出图比例,然后按照打印出来的字高为2.5MM左右(方案文本的比例一般在1:200以上,除非是做别墅、小住宅、小公建,字体大小和标注尺寸可以适当小些)凡推出在图纸中的字体大小和标注尺寸的合适数值。有必要时,可以在整理初期先将第一张画得差不多的图打出来看看,确认没问题后,再继续其他图纸的整理完善。图纸全部整理完毕,套好图框,交给打印公司—OK。# I9 s3 O4 N$ v% e- i( N
$ k) B7 c/ J* v4 Q( Q
    在这里,稍微提一下图纸空间。图纸空间是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在图纸的比例设置、批量打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在试用了一段时间的图纸空间这个东东后,我放弃了,因为,我们建筑专业绘制的图纸不光是我们自己出图用的,还要作为其他专业的条件图。在我将图纸空间中的图纸提给其他专业后,结果是一个个不断的电话询问,我发现,不光我自己要掌握图纸空间,我还要教会其他所有的专业掌握图纸空间……于是,我放弃不再用了……呵呵。不过,我发现在一些国外公司,除了在方案,在施工图中,也大量运用到图纸空间,不知他们是如何解决掉上面所述的我的困惑的,也许是对公司的所有员工都进行有关的培训吧(当公司的员工较多,而且有很多是中老年员工时,这是很痛苦的)。( f) @3 \+ D/ ]

  ^" ~5 ?, x: S6 g[ 本帖最后由 刀子嘴 于 2007-3-7 15:05 编辑 ]
发表于 2007-3-1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贴近实际呀,很有用处,呵呵,谢谢了
发表于 2007-3-10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去,好贴,虽然我不太懂
发表于 2007-3-12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看不明白了...
发表于 2007-3-3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的东东了

太好的东东了  
0 n; w" Y" R6 }' ^6 ^. q, T强顶。
发表于 2007-3-3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为为后辈的贡献

感谢!!!!!!!
发表于 2007-4-6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些这样的东西

非常好,希望多些这样的东西
发表于 2007-4-1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希望多些这样的技巧与实例
发表于 2007-4-19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好,都应该总结总结
发表于 2007-4-19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出续篇了!11
发表于 2007-4-21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很好啊!!!
发表于 2007-4-21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狠顶  我在坛里泡了这久  终于找到了一个浅显易懂的贴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免责|隐私|版权|广告|联系|手机版|CAD设计论坛

GMT+8, 2025-2-19 06:22

CAD设计论坛,为工程师增加动力。

© 2005-2025 askca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