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ongyf 于 2011-5-15 08:52 编辑 5 z& r' `# w# K8 g" X; l
0 e5 W) r5 I' O, U _$ V设计师也应该有“亮剑”精神(回忆录)
a8 _- [ ?/ y/ [0 o熊映青 2011.5.10. G- Q9 i, H+ _8 f
4 i7 I5 C3 k* q% b) b1 Y1 \* {/ t
〖回顾〗 EQ-153八吨平头柴油车的车身是80年代末引进日产柴技术,计划90年“十一”向国庆献礼,其中“车门前框”零件制造技术难度高,到89年末一直未能落实!曾与日产柴联系购买该零件,但日产柴以无计划为由答复:“……在90年“十一”前不能供应车门前框零件,10.1以后要多少供应多少……”。这分明是在卡我们的脖子!: z T" D: A4 N6 E. ~9 q+ v
! L& V: R1 v( w$ V+ f- J% x: `
〖临危受命〗89年末二汽装备中心将这项《EQ-153载重汽车车门前框拉弯成型机》研制任务交给我,要求在90年“十一”前(90年8月)拿出5辆份合格车门前框零件。这个任务不仅是时间紧迫,而且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其后果不堪设想!但我接受了。 9 _5 E( Z. d) e! c! z
3 D: M% k4 \5 I0 W
〖紧急措施〗我从未干过模具设计,此时采取了利用“模具夹紧摩擦力拉伸”与“模具变曲率半径”设计方案,从而大大减化了总体布局和缩短了修模时间,从设计、制造和调试仅用八个月时间,按时完成了90年向国庆节献礼任务(8月份完成了20份合格零件)。
5 o4 ~: V' ]- ~1 k% M: p6 b( r1 P7 m( g8 k
图一 # U7 ~" c, z3 D& b
图二
3 {# y* o% w8 e' o, o4 u3 T0 c
( e, h* c& ^( i4 i& l4 }' {2 K〖花絮〗二汽顾林生副厂长多次视察
+ t/ a6 d2 p+ r图三
* u' P0 A6 r" H r" Q2 G$ c* P9 X1 K! G1 F
我们没有被人卡住脖子,这就是我们设计队伍中应有的“亮剑”精神!
c5 w- a2 W: h- C$ f' O# Q$ r- G图四 8 j9 V ~( |& H3 U% I6 j5 p
- E4 x1 c3 c* p: ^, X `
注一:这个模具曾与某飞机制造厂联系,开价100万,两年完成,我所设计拉弯成型机只花费了15万,8个月完成。$ f% Y6 R% a2 h' Q% a" S! c
注二:该设计只是在当时急需情况下这样做,未被日产柴卡住“脖子”,事后仍按常规标准制造、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