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b3 b3 c2 b% d+ w: T" I D! g
# y4 y# i" C. M$ w0 k1 F+ o% ` N2 {2 O
好莱坞有一套经典的三点光照法,可以作为基本技巧。- G. `5 ]$ K, q5 _3 n
主光
5 I0 w# k. C6 V' ^4 p; A4 }/ ` 灯具架在摄影机正后方约30度角或45度角的位置,向主体正面打光。主光是强调主体事物的照明光,也是决定光源方向的主要光线,因此主光通常会用较强的光线来照射主体。同时必须注意造成的阴影,光线愈强愈锐利,造成的阴影愈明显,亮度对比及反差就愈大。大部分的摄影用灯具都可以微调灯光的焦距,把光打聚光些或散光些,相应的阴影也会发生变化。如果要得到非常柔和的光线效果,可以在灯前加上“柔光片”。
$ v3 q# ~( }, M# f副光
' P3 Z. D& I1 _* @! k0 X0 r5 V副光又称补光,灯具架在相对于主灯位置的另一方,与摄影机约呈30度角或45度角,向主体正面略侧面灯光,主要是把主光在另一侧面造成的阴影修掉,让部分黑暗的区域稍微明亮,增加主光与阴影间的中间色调,使画面看起来更生动,更有层次和立体感。大部分补光会比主光打得柔和些,以免抢了主光的角色。某些刻意制造阴影效果的场合,补光会故意打得柔和些,甚至就不打补光了。$ S% x1 G1 ^6 {8 w. |3 d
背光
. S3 u3 o/ N: ~: d- q9 t或称“反光”、“轮廓光”,架设在主体后侧,并且可以避开摄影机拍到的地方,用以勾勒出主体的轮廓,让主体和背景间产生空间感和立体感。也有架在主体顶端的上方,以便打出“发光”,或在下方,以打出“脸光”(如果主体是人的话)
3 z! {( G/ q' Z8 g) P" q 这套理论简单说来就是:决定明暗的关系一盏灯,增加细节层次一盏灯,区分背景将物体提出来一盏灯。但这只是相当基本的方法,根据拍摄目的和拍摄对象的不同,需要针对性的布光方案。作为一项很有用的技能或者说基本素质,产品摄影应该为工业设计师掌握,在设计教育中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