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螺纹的牙顶圆的投影用粗实线表示,牙底圆的投影用细实线表示,在螺杆的倒角和倒圆部分也应画出。在垂直与螺纹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表示牙底圆的细实线只画约3/4圈,此时螺杆或螺孔上的倒角投影不应画出(图13-6、图13-7)。
3 `/ T* \; F$ l3 L: W6 ^1 u$ n (2)有效螺纹的终止界线(简称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外螺纹终止线的画法如图13-6、13-8(b);内螺纹终止线的画法如图13-9(b),13-11。螺纹收尾在图上一般不画。当需要表示螺尾时,该部分用于轴线成30°的细实线画出,如图13-6、图13-12。
" K A; Q+ u- }" L (3)无论是外螺纹还是内螺纹,在剖视图或断面图中剖面线都必须画到粗实线(图13-7、图13-8)。
; v3 ^" c1 t: N7 {5 J; D/ d , x3 {+ i w" ?& o9 A! T3 K
图13-8 螺纹剖视图中剖面符号的画法 图13-9 不穿通螺孔的画法% [$ |* z; g5 G- d8 W: D, c
a)钻孔深度 b)攻螺纹深度. \! X6 v& a, G
(4)绘制不穿通的螺纹孔时,一般应将钻孔深度与螺纹部分的深度分别画出,并标上尺寸(图13-9)。加工不穿通的螺孔时,先按螺纹小径钻孔,后用丝锥攻丝(图13-9.b)。钻头的锥顶角一般做成118°,在孔底部形成118°的锥顶角。画图时此角按120°画出(图13-9.a),但不必标注尺寸。 4 G* v" X2 @+ s( ?9 E) O
(5)螺孔不剖开时,不可见螺纹的所有图线均按虚线绘制(图13-10)。
. _" b* }5 {& D/ l4 j0 g
+ d9 q" t7 }# G% N O' @图13-10 螺孔不剖开 图13-11 内外螺纹旋合时的画法
7 N$ U) B2 f3 [- ] 2.内、外螺纹旋合时的画法(图13-11),以剖视图表示内、外螺纹的连接,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的画法绘制,其余部分均按各自的画法绘制(图13-11、图13-12)。
! {* r% ~3 f( Q7 B8 A3 @/ j& w: m9 D6 b) {
图13-12 内外螺纹旋合时剖视图的画法
2 b3 I, {. p3 I6 p, ]- e 3.螺纹牙型的表示方法,需要表示螺纹牙型时,可采用局部剖视图或局部放大图绘制(图13-13)。
$ n+ m9 E+ x& O+ z, }4 {- L) E& a+ q" t+ V; `1 O( z% u
图13-13 螺纹牙型的表示法
: U4 B/ [; k( B! K三、螺纹的标注
6 h" t( d3 q: t8 f 螺纹的种类很多,但规定画法却相同,在图上对标准螺纹只能用螺纹代号或标记来区别它们的不同。普通螺纹、梯形螺纹及管螺纹的标注方法如下: # [- R' j/ I$ J5 J7 Z5 c- @+ o0 k! [
1.普通螺纹的标注
! t% [2 I3 f' r$ K2 f" N$ ] 普通螺纹的完整标记由螺纹规格代号、螺纹公差代号及螺纹旋合长度代号3部分组成,其格式为:
5 {. d* X: `4 \6 }# D5 R( h 螺纹规格代号 螺纹公差带代号 螺纹旋合长度代号
. Y/ {- ~% c5 y; H& q 牙型代号 公称直径 × 螺距 旋向 - 中径公差带代号 顶径公差带代号 - 旋合长度代号 2 g) q% `1 H% {6 r! e
(1)普通螺纹的牙型为“M”,公称直径指螺纹大径。
$ }2 m3 C3 c$ D' K* r; ? (2)螺纹公差带代号由公差等级代号和基本偏差代号组成。内、外螺纹的公差等级与基本偏差见表13-2、表13-3。# ` g- H' u: Q# o6 _
表13-2 普通螺纹的公差等级
; h5 k& D& l8 b1 w; a) ^0 S 2 s5 |; o v0 }# ]. p7 Y6 L7 T
表13-3 普通螺纹的基本偏差
! {# f' w2 `1 F* e6 X % n0 F4 i9 m& Q! q( w9 O
螺纹副(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标记中的内、外螺纹公差带代号用斜线分开,斜线前后分别表示内、外螺纹公差带代号。例如M20×2-6H/6g。 ' l4 T2 T" A& y
(3)旋合长度是指内、外螺纹旋合在一起的有效长度,普通螺纹的旋合长度分为3组,分别称为短旋合长度、中旋合长度和长旋合长度,相应代号S、N、L。相应的长度可根据螺纹公称直径及螺距从标准中查出。当为中旋合长度时,“N”不标注。
# @' R: U- W" C) L7 I+ w' W. y (4)普通螺纹精度等级:根据螺纹的公差带和短、中、长3组旋合长度,螺纹的精度又分为精密级、中等级和粗糙级3种。在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中等级。 % m# H% [/ V4 r. H$ A
公称直径以毫米为单位的螺纹,其标记应直接注在大径的尺寸线上,或注在其引出线上。
! b6 P# ` k6 O3 c$ ^& t表13-4 普通螺纹的标注示例2 I, G0 g1 O" e! p. h7 R j2 W# S
0 y+ A2 V5 p! O7 O% M, G ! V4 N% e8 S- x5 i( n& P e
2.梯形螺纹的标注 1 E! h2 ?* ^8 g/ ^
梯形螺纹的完整标注的内容和格式为: ) r% S, q! i! U9 Y" ~1 D
螺纹代号 中径公差带代号 旋合长度代号 & ?8 S; Y8 i# L1 d+ K- v
其中螺纹代号内容:Tr 公称直径 × 导程(螺距) 旋向
1 Y7 B2 e0 A( {/ t4 R3 ~& I表13-5 梯形螺纹的标注示例, y/ Z' Z+ z e$ D- P$ \% m! t
- V$ V; x8 n' B: A; x5 L0 f
3.管螺纹的标注
/ L* n+ I: Q4 N0 h. _ 其标记一律注在引出线上,引出线应由大径处引出,标注内容和方式如表13-6所示。
9 _, G: }# ?; f& O* w) a表13-6 管螺纹的标注示例$ a+ `. n% o+ W. o
9 F. m! y) S$ u1 a# I
四、螺纹紧固件及其比例画法
8 j) y' B5 f1 V6 h, A 1.螺纹紧固件螺栓、螺柱、螺钉、螺母、垫圈等零件尺寸都已标准化,在技术文件上只须注出其标记即可。表13-7列出了一些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规定标记。
C" t' H e1 P. M9 ^ W% t表13-7 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规定标记" P. N. m& b% t% p( g
7 h8 F7 U8 t2 K& C- g0 X4 ]
0 d. G q/ T' z9 Y2 s
2.螺纹紧固件的比例画法 " [; X2 w; `+ s$ j8 c4 B; Y. Q4 ?
设计机器时,经常会用到螺栓、螺母、垫圈等螺纹紧固件,它们的各部分尺寸可以从相应的国家标准中查出,由螺栓的螺纹规格d、螺母的规格D、垫圈的公称尺寸d,按d或D进行比例折算,得出各部分尺寸后按近似画法绘制。 * |. ]- K) Z: O. a5 z3 l v
(1)六角头螺栓。六角头头部系由六棱柱经倒角30°而形成,故每个棱面上均产生双曲线(图13-14),这些曲线可由圆弧代替(图13-15)。
7 w2 s' t3 i' h3 W) f9 k # [: `( J7 T5 @ }- q7 Q H
图13-14 六角头倒角后产生的曲线 图13-15 六角头部曲线的近似画法- W) R3 ], m* i- o& I: @0 H7 L0 K
画法步骤如下:
8 [; J; r% @" K8 v ①画出六棱柱的投影。 3 E7 y% b7 e! G& p+ J* z m& k
②以R=1.5d为半径画弧与顶面的投影相切,并与右边两棱线交于1、2两点。 1 k6 d4 g* U) q. b: A1 A
③由2点做水平线,与相邻的棱线交于3点,平分线段2-3得点4。
( d+ N. ]# y8 Y/ B/ e) S7 v: o ④以点4为圆心,4点至1点,长为半径画弧1点至5点,最后过点5作30°的倒角线。左边一段曲线画法与此相同。
8 q; A% X* S% v8 { 六角头螺栓的各部分尺寸与螺纹大径d的比例关系如图13-16.a所示。
+ _; G" ]7 n- N' Y (2)六角头螺母。六角头螺母各部分尺寸与螺纹大径D的比例关系如图13-16.b所示。表面交线的画法与六角头螺栓头部的画法相同。 G2 y, M! o7 A- T! K
(3)垫圈。垫圈各部分尺寸按与它相配的螺纹紧固件的大径d的比例关系画出(图13-16.c)。
7 M' y- d3 x& x: V* ~3 y% L$ Q (4)双头螺柱。双头螺柱的外形可按图13-16.d的简化画法给制。各部分尺寸与大径d的比例关系如图中所示。
; y q4 U/ O7 S, s# T5 p 6 b# l/ n( c1 X' A" C. Y1 R- l4 o& Q
图13-16 单个紧固件的比例画法
. K9 G: n# u7 @a)螺栓 b)螺母 c)垫圈 d)螺柱
6 [6 h3 o9 B3 Z0 U/ Z4 b五、在装配图中螺纹紧固件的画法2 T; H8 Y( O2 @2 e. S
1.螺栓连接是将螺栓杆身穿过2个零件的通孔,再用螺母旋紧而将两个零件固定在一起的一种连接方式(图13-17)。
* G% z* i# }3 \$ p) l/ D / K6 U! @& }( J5 \) L9 k- X
图13-17 螺栓连接的画法9 {+ o# ~& l4 B9 j
(1)螺栓、螺母、垫圈按大径d的比例关系绘制,其余部分的比例关系如图中所示。
, A. d- w4 } t M, ]/ V$ Y8 E p: v (2)螺栓的有效长度l应先按下式求出: 8 g7 f) N5 e" K
l=δ1+δ2+s+m+0.3d 7 i( W/ ?. {4 k& t. x
然后再从附表2-4中选出相近的标准长度l。 , A: X, y h' k' b9 ]0 I* U7 k
(3)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螺杆的轴线时,螺栓、螺柱、螺钉及螺母、垫圈等均按未剖切绘制。 ( @/ _! F" G9 e) l' c6 H' ]
2.螺柱连接
1 `: |; d, A: L3 [+ i4 H 用螺柱连接零件时,先将螺柱的旋入端旋入主一个零件的螺孔中,再将另一个带孔的零件套入螺柱,然后放入垫圈、用螺母旋紧(图13-18)。
D5 g5 N6 Z; }$ U% s4 i
' }: l: A( x. j# w% M4 X' t图13-18 螺柱连接的画法
$ U* o# S7 ?- f (1)各部分画图尺寸的比例关系与螺栓连接相同。若采用平垫圈,其尺寸可按D=2d、S=0.15d绘制。 k6 D; v( P) f# i, L, l/ {8 m
(2)双头螺柱的有效长度l可先按下式算出:
2 ^/ B/ F4 f' y" m: c% [* o* s: m l=δ+s+m+0.3d
, m2 C7 a0 [: s* j 然后查附表2-5,选取相近的标准长度。
1 d7 v0 P6 z5 ~+ V! ~( G5 b9 H (3)双头螺柱旋入端长度bm的值与带螺孔的被连接件的材料有关。材料为钢或青铜时取bm=d,材料为铸铁时,取bm=1.25-1.5d,材料为铝时,取bm=2d。( ^/ p4 i. O( z; ]3 R: e) w
(4)机件上螺孔的螺纹深度应大于旋入端螺纹长度bm,画图时,螺孔的螺纹深度可按bm+0.5d画出,钻孔深度可按bm+d画出。
G: c; B n+ L& ^9 t 3.螺钉连接
! h! m- p# c4 F3 n e3 u% ~ 用螺钉连接两个零件时,螺钉杆部穿过一个零件的通孔而旋入另一零件的螺孔,靠螺钉头部支承面压紧将两个零件固定一起。 9 C- b* e0 y% S6 |3 X* H! n l
螺钉根据头部形状不同有许多型式。图13-19是几种常见螺钉装配图的比例画法。9 d/ p) i" @5 E0 F& l0 X
) a6 Q# e6 y. |图13-19 三种螺钉连接装配的比例画法
% {, K6 C8 a6 [! `, a: \画图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 a3 J( P' U1 A (1)螺钉的有效长度l先按下式估算:l=δ+bm,bm根据带螺孔的被连接零件的材料而定,取值可参考双头螺柱中所述。
4 t! l' U4 Z9 f9 y( W, D4 p6 e (2)为了使螺钉头能压紧被连接零件,螺钉的螺纹终止线应高出螺孔的端面(图13-19.b),或在螺杆的全长上都有螺纹(图13-19.a、c)。
* C1 g1 }6 [$ P1 \. R$ D (3)螺钉头部的一字槽和十字槽在俯视图上,画成与中心线成45°(图13-19),可以涂黑。
- c4 [* t: x5 p; z 4.制图标准规定:螺纹紧固件的某些结构在装配图中可以采用简化画法。如螺栓、螺柱、螺钉末端的倒角、螺栓头部和螺母的倒角可省略不画;未钻通的螺孔,可以不画出钻孔深度,仅按螺纹部分的深度(不包括螺尾)画出等(图13-20)。
' t Q% Z, d9 M! h0 R7 J5 C8 q % O1 q1 h" F D) Z
图13-20 装配图中螺纹紧固件的简化画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