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技术学习
5 \- {0 Z6 v- @) O9 {汤仁海整理(2006年4月12日)9 E$ C: n8 l$ U: \2 W2 r: k. i
版主陈达飞先生介绍:
+ i$ y- i* ^5 F3 }http://www.sxzdh.com/info1/bbs1/index.asp(论坛网址)7 S" `. W V: a
陈达飞同志是山西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自动化研究所信息工程部主任,教授级高工。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数学专业。从事建筑施工及工程预算13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5 ~' K$ ~- H# L! i2 U! s“平法实用技术讲座” 前言
' M/ j( ~) R2 p+ g9 }6 b. j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 ),是对我国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表示方法的重大改革,被国家科委建设部列为国家级推广的重点科技成果。: Y' h2 `4 q% b+ v3 t. F J
“平法”的实质,是把结构设计师的创造性劳动与重复性劳动区分开来。一方面,把结构设计中的重复性部分,做成标准化的节点构造;另一方面,把结构设计中的创造性部分,使用标准化的设计表示法——“平法”来进行设计。从而,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8 X+ x6 [; u( B& Q
这样一来,结构设计是简单了,图纸也大大减少了,设计的速度快了,改革的目的达到了。但是,给施工带来了麻烦:图纸看不懂!许多人这样说。
; O# r2 x0 }/ Y- K“以前的图纸设计得太细,以至任何人都能看懂,没有资质的人也能施工,从而造成许多质量问题。现在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看懂图纸、才会施工,从而促进质量的提高——这就是‘平法’的贡献”, “平法”的设计者这样说。# a8 }+ j! k# }0 J, a! k8 g
然而,设计简单了,但施工麻烦了,预算的工作量更大了,这些矛盾如何解决呢?不少人对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说,我们的“平法”钢筋软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不过,在推广“平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不少搞设计的同志运用“平法”的时候不标准、不规范;许多预算人员和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不高,对“平法”理解得不全面、不正确。这些问题不解决,光有一个“平法”钢筋软件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M; g- A2 T6 [( U1 {+ z
任何一项重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必然要伴随一个广泛的群众性的技术普及运动。以前的结构图纸很详细,大家都能看得懂。现在使用了“平法”设计,有很多人看不懂。将来经过技术普及和提高,大家又都能看得懂了。这个“看得懂——看不懂——又看得懂”的过程,就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就是全民族科技水平提高的过程。我们举办“平法”培训、编写“平法”教材,就是想为促进这个转化而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
9 F2 G: Y1 w; t/ l5 e% i: K& \在省工程造价协会和各地市协会的支持下,我们举行了多期的“平法”(以03G101-1为中心)的培训工作。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端,继03G101-1图集之后,国家又发布了03G101-2(楼梯)、03G101-3(筏形基础)、03G101-4(楼板)等图集,而且,我们对“平法”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平法”技术的必要,这就是我们举办这个“平法实用技术讲座”的目的。讲座采用问答方式进行,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
/ {3 N) R$ f! Q在学习推广“平法”的过程中,我们在网上或其他场合与“平法”创始人陈青来教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还有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钻研和理解。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如有认识不到或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6 R+ _/ r- h' s) ]- ]编者 陈达飞3 Y+ A+ j, t; U
2005年7月于太原* g& F: y1 ]3 z) V- D* w5 a
5 e' _: X, e$ U" S8 g& \. ]$ F% p9 B! j0 P( q* n1 w2 Y' O
1、我们现在有举办平法实用技术培训班的教材,一共两本:一本是《平法实用技术讲座》,另一本是《平法梁图上作业法》(讲解如何从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计算出梁的各种钢筋的方法。)如有需要者可电话联系:0351-7221963 或 0351-7229950
, Q, D5 x6 A0 R5 P$ a1 X- G2、将来是准备出书的。待正式出版之后再通知大家。
, s3 m6 l0 T+ w3 B6 D
" o- g) M6 p7 g' O* C+ j2 q f' U- w& P3 e3 x5 v( ^6 I; P
5 L% ?2 F) c: n6 ^
问: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看到框架梁的悬挑端要进行众多内容的原位标注,这里面有哪些道理?在梁的悬挑端上要进行哪些原位标注?
$ Q( B9 p) a0 \/ o1 \" {* s4 N+ J" ?+ }" E3 U
答: 框架梁的“悬挑端”与一般的“跨”不同,也可以说它是特殊的“跨”,因为“悬挑端”的力学特征和工程做法与框架梁内部各跨截然不同。所以,在设计图纸时,要保证在“悬挑端”有足够信息的原位标注。在使用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时,也要在“悬挑端”做好原位标注。
' F) {# y! r1 Z) \2 ]% m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如下:+ h U- u! v) Q
1、在悬挑端的“上部跨中”的位置进行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因为悬挑端的上部纵筋是“全跨贯通”的,所以原位标注在“上部跨中”是应该的。" G7 r2 t) v% O( g8 y. m
2、在悬挑端进行下部钢筋的原位标注。悬挑端的下部钢筋为受压钢筋,它只需要较小的配筋就可以了,不同于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受拉钢筋)。换句话说,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不伸到悬挑端内,而伸到端部框架柱外侧然后拐15d的直钩。
' _" e$ W* N' i' q. \3、在悬挑端进行箍筋的原位标注。悬挑端的箍筋不同于框架梁集中标注的箍筋。因为框架梁集中标注的箍筋一般都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设置,例如:采用φ8@100/200(2) 这种格式。而悬挑端的箍筋一般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区别,只有一种间距,例如:采用φ8@200(2) 这种格式。% a% W q; a6 f# z0 L- N
4、在悬挑端进行梁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悬挑端一般为“变截面”构造,例如,梁根截面高度为700,而梁端截面高度为500,设梁宽300,则其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为:300*700/500。在软件操作中,则把它标注在原位标注的“截面尺寸”一栏中。8 i, h+ N% u2 ]
$ N: S: J8 j% m+ T% a问:陈教授,我有个问题
, p7 C+ {; ~& Z0 M多肢箍时,外箍是包住梁主筋,内箍包住几跟钢筋呢?比如梁主筋为5根,我的内箍应该怎么箍法?2 q. ?! _" H/ Z! E6 `( k
谢谢回答~
0 O% p, Q2 d( _( l$ F- x3 _0 B答:我的观点是:3 {- I) ~0 e: t" k
1、梁的主筋(不论是上部纵筋还是下部纵筋),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具体说是应该在外箍宽度的范围内)均匀分布。
$ M; G, s9 y4 D$ f6 ?2、采用“大箍套小箍”方式的梁内箍的每个垂直肢(不论是双肢箍还是单肢箍的垂直肢),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对称分布。0 g/ i d8 G2 v- z; j& A
3、根据上述原则,当“梁主筋为5根”时,梁内箍应该箍住第2、4两根梁主筋。+ k" y( D" i! E; i: q1 ?
再问:谢谢您,还想问的是,如果梁上下钢筋根数不一样,比如上部5根 下部六根
1 ~7 ^. L" C. a$ e这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6 Q" ]- C1 M. k! I' A答:再补充一下“梁上下钢筋根数不一样,比如上部5根、下部6根”的问题:- J% v) |9 O0 Y. F4 R2 i1 Z* h
6、最近和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介绍了他们在工程施工中的习惯做法:2 @. A# _/ T+ `7 X9 ~: O
把梁的6根下部纵筋按间距均匀来布置。梁的5根上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4根与梁下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5根分别上下对齐,梁上部纵筋的第3根就布置在梁的正中央。(按四肢箍)其内箍套住梁上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4根(也就是梁下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5根)——这样保证了内箍的垂直肢是垂直的。' Q) Y0 ^& o* O, c% h
7、这样,又得出了梁钢筋布置的一条原则:纵向受拉钢筋优先均匀布置。(在本例中,梁的下部钢筋是纵向受拉钢筋,所以优先把梁的6根下部纵筋按间距均匀来布置。). D/ y3 a) K4 |# H; n$ I9 K( k
再问:陈教授要是按您的说法,那么小箍与外围大箍的重叠部分不是太长了吗?1 l1 o X; U1 \* I9 W" g% J
答:1、为了“实现受力纵筋的均匀分布”,有时小箍与外围大箍的重叠部分长了一点,也是在所难免。5 [8 F# N% N0 f$ X& L+ C
2、“小箍”宽度的计算,应该以“实现受力纵筋的均匀分布”为控制条件,而不应以“箍筋立柱均匀分布”为控制条件。
( x+ r' a1 f" z; F( r- U! q; Q5 L) O3 ^0 @2 _* V+ n' v, b& l1 A
7 s% Z2 k" t/ v/ z
问:03G101-1图集关于纯悬挑梁(XL)和各类梁的悬挑端配筋构造有哪些规定?其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各有什么特点?
4 t+ h g8 l; T e* m% n' L1 {; c答:纯悬挑梁(XL)和各类梁的悬挑端的主筋是上部纵筋。03G101-1图集第66页是这样说的:! [8 L/ m' i( ?1 l7 n4 h
1、第一排上部纵筋,“至少两根角筋,并且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二分之一”的上部纵筋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再拐直角弯直伸到梁底。“其余纵筋弯下”(即钢筋不下弯45度的斜坡)。0 i a9 A) J7 n1 m5 L. E
例如:第一排上部纵筋有4根,则第1、4两根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第2、3两根在端部附近弯下45度的斜弯。
7 O8 D( }0 @# w- a/ _5 c" A再例:第一排上部纵筋有5根,则第1、3、5三根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第2、4两根在端部附近弯下45度的斜弯。' u4 u% E% q3 p2 Y1 {: N
2、第二排上部纵筋伸到悬挑端长度的0.75 处。) u9 g) n' p7 x4 x6 r5 D0 ~
3、纯悬挑梁(XL)的上部纵筋在支座的锚固:图上的标注为“伸至柱对边(柱纵筋内侧)且≥0.4La”。4 p( o: B+ ^2 b( S- ~, Q
而在“注1”中指出:“当纯悬挑梁的纵向纵筋直锚长度≥La且≥0.5hc+5d时,可不必往下弯锚;当直锚伸至对边仍不足La时,则应按图示弯锚;当直锚伸直对边仍不足0.4La时,则应采用较小直径的钢筋。”——可见,纯悬挑梁的锚固方式和做法,与框架梁在端支座上的锚固方式和做法相同。
2 G: D1 W( B- w0 X- J4、至于纯悬挑梁和各类梁的悬挑端的下部纵筋在支座的锚固:其锚固长度螺纹钢为12d,光面钢筋为15d 。* a3 l+ }6 e j; s! I- ^. [) B
有人问: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是否一直伸到悬挑端上去?回答是:不应伸到悬挑端上去。因为这两种钢筋的作用截然不同: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是受拉钢筋,它一般配筋较大;而悬挑端的下部钢筋是受压钢筋,它只需要较小的配筋就可以了。所以,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的做法是伸到边柱进行弯锚;而悬挑端的下部钢筋是插入柱内直锚即可。
( D# a' ^! ?: `+ E这里,还需要说明几个问题:
, K7 `( M* P4 w2 _' e0 s$ H' H第一个问题:有人问,纯悬挑梁和各类梁的悬挑端是否考虑抗震?回答是:在设计时不考虑抗震。你看看图集中计算锚固长度时使用“La”而不是使用“LaE”就明白了。% R3 A+ K8 ], |% P/ P; _* ?
第二个问题:上述第“1”条中“上部纵筋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再拐直角弯直伸到梁底”的问题。从图中在钢筋图形旁边标注“≥12d”,于是有些人以为钢筋的直钩长度等于12d即可。可是陈青来教授说,大家要注意“图形语言”,在大样图中钢筋的直钩一直通到梁底。所以,正确的理解是:钢筋直钩一直通到梁底,同时≥12d 。' {, y7 |1 s/ v+ @% H
第三个问题:上述第“1”条中第一排上部纵筋“弯下”45度的做法仅适用于“长悬挑梁”——这个问题另列专题在后面讨论。
9 T0 @( i+ ]- B% E" g6 w再问:纯悬挑梁(XL)和各类梁的悬挑端的主筋是上部纵筋。03G101-1图集第66页是这样说的:
- q8 Q& E$ p9 I3 M: L4 X1、第一排上部纵筋,“至少两根角筋,并且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二分之一”的上部纵筋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再拐直角弯直伸到梁底。“其余纵筋弯下”(即钢筋不下弯45度的斜坡)。
7 S1 E7 V1 n& J9 N( @% \. B5 x解释中的:(即钢筋不下弯45度的斜坡)“不下弯”是否是笔误,按例子其余钢筋在端部附近弯下45度的斜弯。
7 f; X6 V A3 m- [* D答:你看得很仔细,非常感谢。“不下弯”确是笔误,应为:
) H8 h' i6 K5 z: B: n$ K1、第一排上部纵筋,“至少两根角筋,并且不少于第一排纵筋的二分之一”的上部纵筋一直伸到悬挑梁端部,再拐直角弯直伸到梁底。“其余纵筋弯下”(即在端部附近钢筋下弯45度的斜坡)。
" m% ^3 b/ ?/ `0 n再问:悬挑梁的支座,有负筋的话,那负筋的长度按长跨吗>\& Y/ ?% h0 W9 x j3 s
比如啊,两跨,悬挑的左边是6米,悬挑2米,那负筋一直伸到悬挑端部吗?要弯下吗?
( i4 ?- ~ P. c 我们这边对于悬挑有一个详图的,就是角筋啊,一直伸到悬挑端部,弯下,再往根部伸两宽加50,在上弯45度,再往根部伸20倍钢筋直径.5 i. h2 V* q1 V2 @
还有股金开口一定要放下面吗?(一般人家多这样做,如果股金开口放在上面可以吗? R/ I1 F4 c5 w
答: 1、悬挑梁的“负筋”——也就是悬挑梁的主要受力钢筋(受拉钢筋),它应该在整个悬挑长度“满布”。比如你所举的例子,就是在“悬挑2米”的长度范围贯通布筋——当伸至尽端时,向下拐至梁底。这一点在03G101-1图集第66页说得明白,我在“平法讲座”正讲到悬挑梁的构造要求,你可以继续看看。- q6 Q7 l* @: B, U3 v" F
2、关于“悬挑有一个详图的,就是角筋啊,一直伸到悬挑端部,弯下,再往根部伸两宽加50,在上弯45度,再往根部伸20倍钢筋直径”这样的问题,我也曾经和陈青来教授讨论过,他说,悬挑钢筋的形状没必要搞得如此复杂,按标准图集即可。不过,我认为,如果某个具体工程的设计师已经做出这样的设计,那么还是应该按照设计师的要求去施工。因为在具体工程中,设计师是优先于标准图集的。
: D( @( \" N2 O* J2 U6 _! i( O3、关于“箍筋”的开口朝向问题,我前天在回答“关于箍筋的问题”时已经详细回答过了,你可以翻开看看。
; |) d$ S x x* V. ?( ~' v5 X9 v: b
问:1、梁的下部纵筋一定要在中间支座锚固吗?8 ~5 \ v/ q( Y( D) r# S0 N
2、从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中,两边钢筋的切断点都在中间支座上,可否理解为两边钢筋在中间支座搭接?. }. x/ Z8 X( Z& T- O5 K0 f, K
3、不是说“能通则通”吗?支座两边直径相同的钢筋贯穿中间支座,不是可以降低支座处的钢筋拥挤程度吗?
" P" i* p& W+ `( D3 ?3 f" p% [答:1、从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中可以看出,框架梁的下部纵筋一般都在中间支座锚固。# v& o3 W) f, H. X8 q" D
其锚固长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C/ p4 Y2 z. c3 @
(1) ≥ LaE2 u3 t' i* u0 m! r) H
(2) ≥ 0.5hc + 5d (即是“超过柱中心线5d” )
# u a& H% c/ b t1 e2、第54页图中所示的“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的构造”,说的是“钢筋锚固”,而不是“钢筋搭接”。 “钢筋搭接”是两根钢筋之间的行为,“钢筋锚固”是一根钢筋对于支座的行为。图中所标出的“锚固长度”是每根钢筋从支座边缘到切断点的距离。按锚固长度两个条件之一的“≥LaE”来看,下部纵筋的切断点一般应该伸过支座的另一边了,而不是“在支座内部”了。1 U0 B% e4 S3 p- S7 g
3、“能通则通”一般是对于梁的上部纵筋说的,梁的上部纵筋在中间支座上“能通则通”,而上部纵筋可以在上部跨中1/3跨度的范围内进行连接。但是,梁的下部钢筋不能在支座上“能通则通”、而让钢筋在下部跨中进行连接。因为,下部跨中是正弯矩最大的地方,钢筋是不允许在此范围内连接的。
+ L4 j; Z- D* f# }: D再问:2005年10月21日听了陈青来教授的讲座:下部钢筋也能连通布置,可以在支座处1/3跨度的范围内连接(一般用机械连接)。
0 E1 S) j. W8 g5 M& t" Z答:陈青来教授讲的是两点不同的意思:7 `/ W! G% C& r
1、对于“非抗震框架梁”来说,可以在“支座处1/3跨度的范围内连接”,因为这里没有正弯矩。——03G101-1图集也已经肯定了这一点。% G6 d. u' S/ y" u6 ?
2、如果采用一级机械连接,可以在任何位置上进行连接。因为一级机械连接经过国家的多次试验,证明是相当可靠的(拉力试验的钢筋破坏点都不在机械连接处)。+ h- t& ^8 ]4 U
# m$ Y- S/ M1 d2 J9 m$ H" `; A问: 03G101-1图集第65页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只在第一排钢筋上面标注尺寸“Ln / 3” 。 现在工程中出现了中间支座第二排上部纵筋,其延伸长度如何处理?是否可按“框架梁”的“Ln / 4”来处理?8 Y+ d7 c, A/ {2 k* {9 Z
答:答案是肯定的,非框架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同“框架梁”。根据如下:
* z/ M# X4 Q8 F; J% @03G101-1图集第28页第4节“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 第4.4.1条:“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 / 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Ln / 4位置。”
( E1 e; I9 n0 Y- y# y1 U4 ?4 Q7 ]3 b: _, Q' v+ [% U$ z3 Y
问: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 图集第65页1 y7 @5 ^/ W9 @8 V( J! e
1、中间支座的上部纵筋(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为Ln1 /3 。
2 R( X1 o* E y. k/ e7 N/ b C2、端支座的上部纵筋延伸长度标注值为Ln1 /5 , 然而后面还跟着一个“(Ln1 /3)”。5 n" p5 h$ ]4 d8 ?6 |$ q
非框架梁端支座的上部纵筋延伸长度取Ln1 /5 还是Ln1 /3? 什么时候取Ln1 /5 ?什么时候取Ln1 /3 ?
' Q; F9 M5 m! V" ~4 V答: 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 图集第65页
9 B. S8 D: Z* F1 G/ i1、一般情况下,梁端部上部纵筋取 Ln1 /5 (Ln1为本跨的跨度值)。0 C$ G9 e2 T; e6 x1 l' t
2、图题“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的下方有一附注“(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弧形非框架梁)”。所以,我们可以理解“Ln1 /5 后面跟着的一个(Ln1 /3)”的意义为:
* _. P$ _: Y; ~弧形非框架梁的梁端部上部纵筋取 Ln1 / 3 (Ln1为本跨的跨度值)
7 D0 |0 H) F, u3、本页的“注1”指出:
. r" h% }4 H: X7 N- J, A当端支座为柱、剪力墙、框支梁或深梁时,梁端部上部纵筋取 Ln / 3 ,Ln 为相邻左右两跨中跨度较大一跨的跨度值。8 ]) k, T: X9 c# q) q: \/ K. |
这一条必须注意。当一道非框架梁两端支座的属性不同(例如一端为普通框架梁,另一端为剪力墙)的时候,这两个端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是不同的。 ( }" c. X6 e# Z# h6 Z. \
有人要问:什么是“深梁”?(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找不到“深梁”的定义。)
/ O4 A1 h2 y% F& o《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中关于深梁的定义:% w2 v/ C5 N$ h5 d8 [* h9 U
对L0/h<5的钢筋混凝土梁宜按深受弯构件进行设计。其中L0/h≤2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和L0/h≤2.5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成为深梁。5 S6 y6 z0 k" y! R6 t2 ?# _6 \
此处,h 为梁截面高度;5 X0 }5 L; e1 Y
L0 为梁的计算跨度。可取Lc和1.15 Ln两者中的较小值,
: l. m* U0 @3 |7 sLc 为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1 Y0 _8 ]# n! R9 Z& p2 rLn 为梁的净跨
% Y5 U# o% D4 D4 J6 [/ Y问:03G101-1图集第65页“L配筋构造”,下部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图示尺寸为直锚“12 d(La)” 。
" _3 m* `8 h9 p* }; e+ E5 |1、下部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标注“(La)”是做什么用的?6 U, m1 G7 `0 k, s
2、03G101-1图集第35页的注3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现在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直锚12d”是不是太小了?) o) w' V4 ~3 D$ l/ v; b
答: 1、注意看图题“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下面括号内的标注“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弧形非框架梁” 。 所以,“(La)”用于弧形非框架梁下部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 z$ D$ i+ O% u+ S, [
2、03G101-1图集第35页的表格题目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所以,该表格的注3:“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指的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 g) E" [- I$ T" H, M! {$ y& R& Y由于在设计中非框架梁不考虑抗震作用,所以非框架梁的正弯矩只存在于跨中,在支座附近没有正弯矩。这样,非框架梁下部纵筋在支座附近为“受压钢筋”,所以不受图集35页“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的制约,直锚12d 就足够了。
/ l) X3 ^5 N, `! g( [3、还有请大家注意本页的注6:“梁下部肋形钢筋的直锚长度见图注;当为光面钢筋时,梁下部钢筋的直锚长度为15d 。” 这就是说,直锚长度12d用于螺纹钢筋,直锚长度为15d用于光面钢筋(一级钢筋)。
& }: F. I) Z+ K' d; H: U" V( Z3 ^3 n: Y& H: C
问:1、03G101-1图集关于“梁变截面”有哪些规定? 0 G1 S) ?( H& U' n$ b
2、有的设计把一道梁的某跨尺寸改变得与其他跨大相径庭,不仅截面尺寸不一样,而且梁顶面标高也不一样,还不如另设一个“梁编号”。
" r6 c8 Q1 y, l* x% z1 i( C3、“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是如何解决“梁变截面”问题的?
) E# l& E# o# g) I$ ]$ L" N8 O答:1、 “梁原位标注变截面”是03G101-1图集所允许的。
2 }# z3 e* K9 f+ W) L2 w& V(1) 03G101-1图集第26页指出: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即梁截面尺寸、箍筋……)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位,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x& \5 }7 d0 J% Z' i8 i0 x
(2) “梁原位标注变截面”在实际工程中是经常发生的。
: ^7 \! C* ~# G4 G7 n/ m' l2、“梁变截面”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 M7 p0 M3 r; D3 [ O$ Y(1) “梁变截面”可能变截面高度,也可能变截面宽度。$ K7 y7 _) k, {( ^# ?
由此引起的相邻两跨梁的截面关系,可能有多种情况:
! D' O3 n0 V b& N上平下不平、下平上不平、左平右不平、右平左不平& ^, f" x' y0 g2 {. t
或者是上面几种情况的组合。
1 v* F: \8 ?1 j4 v(2) 由此引起的“钢筋”问题,不仅是“箍筋”,而且更为难于判断和处理的是:变截面跨与相邻左右两跨梁的纵筋的走向处理。(详见03G101-1图集第61页)
1 [4 o3 ? a' a% L) F% o; t/ X第61页有7个节点构造图。其实,第61页的构造做法的基本点的就是:$ c# x* O! A- ^( l8 H1 x
能通则通:能伸入另一侧梁的纵筋的直锚长度为 LaE (La)
2 d$ c$ I+ n' k6 i不能伸入另一侧梁的纵筋就进行弯锚,即伸至对边后弯钩 15d ,其直锚水平段要求≥ 0.4 LaE (≥ 0.4 La )
( o# f) J! \0 Z( v; a〖注〗“能通则通”还表现在以下一点:
0 ~) t' c5 r$ Z' F2 ?当梁下部纵筋抬升的斜率≤1/6时:(节点⑥)支座两边相同直径的下部纵筋可连续布置即抬升穿越支座。3 M% H& c) M0 P. {( a
(3) 什么事情都有个“度”。如果“梁变截面”变得太离谱了,造成某跨的截面长宽尺寸与邻跨大不相同,而且梁顶标高也不一样,那真的不明白把这样的两跨梁编成同一梁号还有什么意义? 我以为,不同的各跨梁编成同一个梁号,是为了使梁的上部通长筋能够贯穿各跨。如果连“梁顶标高”都不一致,则这样拼凑起来的“一根梁”还有什么意思?好不如分开编成两个不同的梁号算了。
; ]0 c/ t% G" ], L3、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软件,先抓住最普遍的情况入手去解决“梁变截面”问题。2 j; ~0 j: k( z" \4 x6 y
(1) 经过调查研究,实际工程中,最普遍的“梁原位标注变截面”方式是: \7 f$ ^0 Y$ B0 X# U' \( _! N
只变“截面高度”——而截面宽度一般不变。
8 P7 W7 ] B; x- _( s( A, ^相邻两跨梁的截面关系是:上平下不平。+ T J& F& r$ y+ X- H
(2) 这样,处理起来就比较简单了:. G4 y/ M/ s% D* X' n B: W
① 变截面的“当前跨”——只需要把“箍筋尺寸”改变一下。+ I2 b& d( X% r; {* a% _
② 整道梁的“上部通长筋”可以直通过去。
# L! d/ ^9 |8 r+ b) p/ b& z③ 而梁的“下部纵筋”可以采用“按跨锚固”的方法来解决。; E; ?+ b. w$ K# U: P
(3) 在梁原位标注的属性框中有一栏的名称为“截面尺寸”。
8 r$ y2 D0 ?) E这样,该栏可以接受以下格式的数据输入: 7 B2 N2 x( _: J; f3 a* f6 h
300*700 —— 加腋修正(当集中标注格式为300*700Y500*250时)
2 }- I! n4 s6 A; \/ J" `0 q300*700/600 —— 悬挑端变截面 (斜线前面为梁根的截面高度)/ C, t6 p4 b+ Z8 @% H8 k
300*600 —— (水平)变截面 (当宽度与集中标注不同,要提示)
) r1 D9 ^" _, u$ M1 {【说明】 “悬挑端变截面”还可能是“300*600/500”的格式,即梁根截面高度(600)不同于相邻跨的高度(700)。0 f0 }/ j: S! W2 j& Y2 T
2 E$ |1 f# c9 o4 g& p i* y
问:“平法梁”的加腋构造有几种?在何处使用?, s/ h' s3 Z. s# c2 K' w( n7 L
答: 1、综观03G101-1到04G101-3图集,“平法梁”的加腋构造有两大类,一类是垂直方向的加腋,另一类是水平方向的加腋(侧腋)。) E, \- b9 c8 s- [$ S
2、03G101-1图集第60页“框架梁加腋构造”是垂直方向的加腋,具体说是在框架梁底部的加腋。其构造特点是加腋部位的主筋伸进框架梁或框架柱内的长度≥LaE(≥La)。, q$ i6 ^& N8 x" g% O7 c2 i" |
这种加腋构造是设计指定的。例如,在梁的集中标注中注写梁截面高度时标明+ r: X0 J0 Q5 e& n( J% ?# E' {
300*700Y500*250# F: G" n7 z. v' Z1 W" b: K
其中“Y”后面的“500”表示腋长,“250”表示腋宽。知道腋长和腋宽,就可以求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加上直锚长度LaE,就可以计算出加腋主筋+ N: g% E3 t, D8 v# `
9 ^% L# u0 z0 f% w% Y) \[ 本帖最后由 cad 于 2009-3-22 23:2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