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设计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论坛新手常用操作帮助系统等待验证的用户请看获取社区币方法的说明新注册会员必读(必修)
查看: 4445|回复: 20

AutoCAD2012要出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2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新消息:AutoCAD 2012日文版的已经发表,3月中旬开卖,体验版4月初可下载。有人大致看了一下,好象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大改变。主要有3d模型自动生成2d图纸;阵列功能加强(2d和3d都),可选择物体作为路径去阵列;ucs图标可直接用鼠标点击编辑操作,较便利;还有一个好象是物体夹点编辑功能得到提升;下面是web link,懂日语的可以看看
9 P$ u7 d9 B1 H' ^3 G7 g4 Ohttp://www.autodesk.co.jp/adsk/serv...&siteID=1169823
; ~# s  i& L/ \" X据说:没有32位的了,只有64位的,嬴政网站提供了下载。
! i1 A8 @8 n+ w" O8 Z$ G《晓东CAD家园》的红和网友提供了Revit Architecture 2012光盘盒包装封面,如下图所示:
8 i& I/ h' a0 |  n# \  \9 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发表于 2011-3-1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噢嗯的一天才智人民主义务
发表于 2011-3-12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呀~~~~~
发表于 2011-3-13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终于到了
发表于 2011-3-13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惊喜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发表于 2011-3-13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欧特克的开发组没闲着!一年一个版本,长足前进!!!
发表于 2011-3-13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体中文版可能要5月份才能提供下载哦,不过也很期待!
发表于 2011-3-13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提高了启动速度,打开大文件速度(不知道是不是吹牛)' h* w+ J$ Q7 f0 E5 \2 d
* Ribbon面板增强(加了些工具,调整了位置,自己发现去吧)( a4 l. Y2 i+ e" S7 A
* 添加了内容查找器Autodesk Content Explorer(有点类似Google的桌面搜索一样,它可以对dwg文件的内容索引,可以针对指定的文件夹中的dwg作内容索引,这样可以迅速获得结果)
" i% S1 H4 L' M0 ~% Y7 U* 命令行添加了自动完成(功能类似某些编程语言的IDE环境)) l9 r% i% {% I( D& @4 ^
* 选中物体后的夹点有更多的选项和菜单出来。比2011中的PLINE的夹点更进一步了,这个好。# j+ U; @( P+ c2 I
* 组(group)命令的交互方式增强。右键菜单,Ribbon中都有。Purge命令也可以清理空组了。' X( q. n% Q9 [9 u; G
* 选择物体方式增强。(比如要窗选时,如果物体很密要找到一个空白处点第一个点不容易,现在没有关系了,当然还有其它增强)3 \( R* @) G6 D6 S7 h
* 栅格捕捉模式时,只在选点时才Snap,选物体时不Snap了。; q" t/ y. W+ w8 C5 z
* 外部引用增强:举例:即使图片边框关掉了,鼠标移过时会亮出边框可供选择。+ H6 P+ U* w% u2 {3 |+ ^6 E/ @& {
* 在线服务中增加Autodesk Exchange' y; o( a7 h- {2 k+ b
* 视图模式可以直接In-Canvas选择。(不知道如何正确翻译,看图即知)
3 c6 n9 ^- n  K2 F' b4 B% z* UCS图标竟然也可以选中,可以对它旋转什么的。也可以设置成选不中。1 ^0 F. e5 X" q0 d, }/ m. T
* 添加了3D关联阵列。(类似于MInsert吧,不过现在是三维了,还支持环形)& ~4 m' ?* n2 r# z5 V
* 选择三维物体的边、面时方式有增强……, v+ r9 |# O: G5 s7 D/ U# t
* 在三维物体的面上添加了OffsetEdge命令
/ R9 Q8 I# _) j* 添加了PressPull命令(应该就是Sketchup的那种吧): b9 h+ C7 c7 a
* 修剪面属性增强! v) y( X# ]/ i% s/ c$ H- f0 N
* 自动捕捉的三维点和二维点的标记的颜色可以区分了。这样你可以知道捕的是3d的还是2d的。1 ^: r6 Y, w0 D8 @* `
* ……3 @( P3 ?( ^# W' Z& b! A% |1 g
* 引入新对象Drawing View,当然也增加了一堆针对这个新物体的命令, p2 y9 X  ~- j- v
* MTEXT增强。现在自动记忆上次用的背景屏蔽颜色和偏移数值
# {% b0 c- q) _7 {* S* L) V* MLeader增强。可以加文字框5 ^: B9 q# i/ }3 ?/ }. P
* 标注的右键菜单中增加“去除格式覆盖”条目; Z* k4 e% t9 J1 j1 F* \
* 物体捕捉增强。“垂直”和“相切”在拖夹点时也有效,而且选择甚多。见图可知。
8 h/ M4 l: P. B( {' u* 倒圆角和倒切角增强。在命令完成前选物体时就开始预览了: [" V& c# ^$ M9 L% |$ a: M& p" d
* 新命令Blend。可以创建SPLINE光滑地连接两物体7 Z9 K& X" s3 q6 \8 Y3 R9 o
* Spline增强。支持周期性曲线。Extend命令支持。
3 L& M8 I% y" V. C) J. ]3 g4 C+ O1 v* Join工具直接支持多选。
4 F+ T/ \$ |* v- _; Y* “消重图元”成了标准命令了。(Delete Duplicate Objects 删除重复物体,从Express中引入内核,并大大增强之)
0 r5 U* Q, b* r* 二维阵列可以沿曲线了。(也有Measure和Divide两方式)' `1 H1 D) R/ w6 n% h1 E: r
* 阵列可以关联。事后随时修改行列数。可以按住Ctrl对这种关联阵列中的某个物体单独变形(Scale,Move,Rotate,这个貌似比MInsert强了。可以In-Place编辑这种阵列。
+ O  G6 e/ x; E& t7 y3 [" _* N* Copy命令增强。加了Array选项(还是类似于Measure和Divide两种方式,比Array命令方便)。" }$ x7 J% [2 `* N2 B( N
* 图层增强。7 Q) r0 t2 C& L* V( S. a+ p
* 三维模型支持IGES,CATIA,Rhino,Pro/E,STEP导入。$ T$ X: l& A# _. [: Q- L- ]
* 增加批量DWG格式转换工具(支持转R14-2010格式); o$ n; g4 _; p) v
* 图纸集支持Vault(另一个软件,管理工具)" s) W! r% C3 [1 j# ~
* 二值黑白像素图像显示增强(bitonal image 位影像)
2 C/ G, v) Y/ R+ g0 Q- s* 材质管理器增强(搜索,在线)
0 u4 g" a1 W# X  q* 支持上传到AutoCAD WS,在浏览器中在线绘制,这个有点类似Google的在线文档编辑器了。(貌似IPAD/IPONE上的AutoCAD就是叫AutoCAD WS)* S' B5 O6 W* E9 C" c: }' c
* PC3/PMP,CTB/STB可以添加新路径了,不仅限于一个文件夹了。(但愿我做的通用LISP安装程序不需要修改,哼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3-1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8楼的介绍,有点急不可耐了!跃跃欲试啊!!! C( \* ]- R6 K5 ]6 w$ x
对于一直没有放弃AUOTCAD的朋友无疑是一种福气!!
! Q0 @9 h( ?) g( ^0 ^+ Z( o(PO解大师们又有得忙了!)
发表于 2011-3-1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令人惊喜.
发表于 2011-3-1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抢小白鼠沙发!
发表于 2011-3-1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8楼的介绍,有点急不可耐了!跃跃欲试啊!!
7 ^! @; F$ c2 g$ C2 [0 j) u对于一直没有放弃AUOTCAD的朋友无疑是一种福气!!
/ F5 R) n5 j; F7 x; l! z(PO解大师们 ...0 u$ s; y3 m* S) V
wsz100 发表于 2011-3-13 10:25

: ?4 p' V; R! Z: y% U1 V9 H. q8 x) D/ T" p
( P# d. F/ k" C# u) [3 L
    好象没有你期待的那个什么光源啊
发表于 2011-3-1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呀~~~~~0 R' t) X) E3 p5 N8 {. {
dniaoku 发表于 2011-3-12 23:11

; T& X8 b- \0 ]0 q3 K) G9 @' g/ i8 p  ], @# N& m* [+ e
* [1 `4 r* w8 ]6 k( w" Q- a% b& y
    话说你的头像总是很焦点
发表于 2011-3-1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跟不上,够用就好。
发表于 2011-3-14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换了11版,又来12版了,看来社会发展飞快,要跟社会前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免责|隐私|版权|广告|联系|手机版|CAD设计论坛

GMT+8, 2025-2-19 06:20

CAD设计论坛,为工程师增加动力。

© 2005-2025 askca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