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近的10多年里,国内做CAD的软件公司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先知先觉的学院派英雄率先开发出了第一代国产CAD,比较有名的有“开目CAD”“凯图CAD”“高华CAD”“CAXA电子图版”,当然也出现了一批在AutoCAD上做二次开发比较成功的产品,如“天瑜CAD”,“天河CAD”,那是一个成就软件英雄的时代,他们激情迸发,他们励精图治,他们孜孜不倦,打造出了一批“有灵魂”的CAD,深受国内用户喜爱。我想,如果软件领域也设名人堂,他们都应该在其中排定一个席位。4 L3 e& ?/ q, e
6 r% s. c( y; R 我们国家并不缺软件精英,这些产品也具备风靡中国的能力,可现实的情况是,他们要么奄奄一息,要么艰难度日,是什么原因使得如此优秀的一些产品,纷纷败在国外的那些没有思想,效率低下的同类软件脚下,两个字“盗版”,盗版现象,短期内为中国的企业节约了成本,长期来看,他正在扼杀中国的软件自主创新产业。' O4 N) y/ P5 J6 n, L: Y
( H, g2 |# H% Q6 h$ {6 P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二十世纪初,许多有志之士又吹响了国内三维CAD的号角,也出现了一批相对“看得过眼”的产品,如“金银花”“Solid2000”,“开目三维CAD”,“天瑜三维CAD”,有人在2003年就号称“国内三维的春天来了”,可命运又一次给这些国产精品开了一个大玩笑,还是“盗版”问题,硬是将这些产品活活“饿死了”,“悲哀!”。
& x5 g. X0 `+ T( p+ @7 H5 J8 \. ]( P3 I, z) |
如今,二维CAD市场AutoCAD一统天下,三维CAD市场,被国外的“列强”瓜分,在国内,没有出现一个严格意义上完全自主产权的三维CAD,是呀,连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情去钻研三维核心技术呀!更何况三维CAD相比二维CAD,开发的难度要增加了几个数量级,非大资金投入和锲而不舍,难成大事。* J# k) @* D" k# B
; a1 H# w% P) ?* Q7 [* P 最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开目CAD的老用户,“痛斥”尧创CAD(注:尧创CAD是尧创公司的产品,尧创公司是开目公司的子公司,开发尧创CAD的人,是当年开发开目CAD的一波人),他们列举了尧创CAD的如下“罪过”:
( E o" ?% H. Q9 ]) B7 t' Q
7 G% @9 r Z! K! |1 z* z# _- v 为什么要将操作习惯改成和AutoCAD的习惯一样,开目CAD的坐标输入,可以转角度的光标,对齐对准功能,三视图,尺寸驱动都是二维CAD软件的精华,为什么要丢弃这些精华,去抄袭AutoCAD?你们不觉得使用AutoCAD,就像带着“镣铐”在画图吗?
3 p' Z" e- M: X& B$ W
( s) G7 G5 d( ] P- _" O 以前开目CAD的界面,按“画”“尺”“组”“剖”功能分类,简单明了,现在的尧创CAD,学AutoCAD,连AutoCAD的命令行都完全照抄了,那“命令行”是Dos时代的产物,是一块臭名昭著的“裹脚布”,居然被我们这些国产CAD用来当大旗挥舞,太没有思想了,其他公司抄袭也就摆了,你开目CAD来抄袭,这不是倒退吗?3 A) n9 s1 e* F, ?; Q
, n8 [) u* h+ j 其实目前市场上的二维CAD,分成了三个流派,一个是以AutoCAD为代表的“基于解析几何”的CAD,一个是以开目CAD为代表的“基于画法几何”的CAD,还有一个是以CAXA电子图版为代表的“改进的基于解析几何”的CAD。
: j& O6 V y$ x6 C: @0 y$ x. j
; f8 u% }0 c$ {% ?9 L5 o 基于解析几何的CAD的特点:构建丰富的最基本的解析几何功能元素,例如:笛卡尔/极坐标输入功能,两点画线功能,各种最基本画弧(园)功能等,让用户自己组合这些基本功能来完成绘图任务。优点是灵活性强,功能边界大,缺点是绘图效率低,绘图过程需要用户输入的内容较多。+ T6 [. i, S! Z9 `: w- b
3 A3 A' n! ]0 O" V/ \+ y7 W% j2 T 画法几何的CAD的特点:从模拟手工绘图出发,根据画法几何视图原理,通过解决一个个,如“如何在X,Y方向快速移动光标?”,“过一点绘制给定角度的直线如何画?”,“如何画一条在给定角度方向和已知园相切的直线?”等问题,形成一套有“灵魂的”,专门绘制二维工程图的系统方法。优点是绘图效率高,绘图过程需要用户输入的内容很少,缺点是功能灵活性欠缺,功能边界相对较小。
% y/ I% v. b* q7 R+ l. N
( E V; N8 ~. W% v9 t' M& e* X 我个人认为,这两类软件各有优缺点,但单从工程图绘制来讲,后者功能简单精炼,绘图速度效率高,应该是二维国产CAD突出重围的好思路。4 b+ M7 D$ ?+ c6 N1 z
6 t0 [3 }" k2 J9 u, l6 m% B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正版化,有人说“中望CAD”保存文件的速度快(中望CAD对AutoCAD的模仿比较到位,还有就是他的拿来主意思想,我比较佩服),还有人说“尧创CAD”好用,比较贴近设计人员的想法(尧创CAD有这么几个功能让我映像深刻:“尺寸标注”功能,绘图自动根据图素的类型设定其图层的功能,一个文件中支持多个图框和绘制多幅图的功能,明细表处理功能),却很少有人提起“开目CAD”这个精品,可能是由于这个CAD后面没有后续版本的原因吧,可惜了!!!
& ~ B& J5 l0 I! h) z
m9 U# [/ O1 F& B0 `8 B 再看国内的三维CAD,也许是大家吸取了以前三维CAD国内“先烈”的经验吧,或者大家不再愿意艰苦奋斗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三维CAD,现在大家都一窝蜂的引进国外的二流三维CAD,“汉化”之后,来号称是国产自主知识产权CAD(这个说法也许有点过分,但笔者也是痛心疾首,才出此言),CAXA多年前就引进“IronCAD”,中望最近引进“VX”,还有艾克思特的T3闹剧,三维CAD在中国任重而道远,其发展受如下因素影响:
% h% d% R; R5 [9 L5 Y9 t- m
2 @. `- }0 s+ d1 t 首先是我国并没有机构真正在大力研究商用三维几何引擎,要么是在国外用于学院研究代码的基础上修修改改,对付一些研究项目,要么直接购买国外的商用几何造型引擎(例如:ACIS,ParaSolid),研究稳定的可用于商业用途的几何造型引擎确实存在较大困难。
$ ? F' Z0 \6 r/ J: p- u0 I2 j) Z2 j# V5 T I, e
其次,国内的软件公司急功近利,不舍得在这个领域做长期战略投资,一个羽翼未丰的小鸡,就开始强迫其下蛋,最后会有什么好结果?
7 X4 _/ _ L7 r- K0 J2 p& p# j: z- m' X+ ]+ }3 R- z
最后,国内的三维市场,又在延续二维CAD市场的老路,大量的盗版软件使用,正在扼杀国产三维CAD的研发嫩芽,如果市场都不愿意购买,软件企业怎么可能有动力去勒紧裤带研发三维CAD技术?6 g5 A' [& H- t4 c
% C' ~8 |$ x& _( X; z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想到了政府投资研发,也许这是一条出路,但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一些长期靠从政府忽悠钱过日子的痞子企业,应该以国防应用为动力,结合我国的大飞机制造等重大项目,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来专题研究,毕竟这是将来中国制造业最基础的应用技术,总不能在国防领域也依赖国外的技术吧。
+ Q7 Q C1 B3 p" @4 z, e/ [7 _/ P, k9 c8 G' R( O+ s
[ 本帖最后由 add1221 于 2010-12-15 11:0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