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设计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论坛新手常用操作帮助系统等待验证的用户请看获取社区币方法的说明新注册会员必读(必修)
查看: 5565|回复: 0

[中望动态] 中望挺进三维CAD软件市场的背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4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产CAD行业的领军企业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将斥巨资收购国外知名三维 CAD软件,这一消息目前在业界传得沸沸扬扬。0 c! U9 F/ U/ T7 P
6 x9 P. p! R% B+ F5 Q6 C+ j
软件行业的并购,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潮,而且这股风潮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今年年初,金蝶国际正式宣布,全资收购国内PLM软件厂商广州普维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6月18日,用友软件收购从事汽车行业应用软件的英孚思为公司。这一次,中望公司则把并购的触角伸到了海外。
+ U  I7 A- a2 c9 u) Y# n$ f* K/ K' z- d2 g" {* ?
据有关业内人士透露,中望此次接洽的公司是海外知名的CAD/CAM软件公司,该公司在三维CAD领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行业经验,是一家非常优秀的技术型企业。
) ?& r6 A. S. m9 Y9 E; _* A- K6 g) i+ n8 I$ X
3D市场空间巨大
4 ~1 W' X" P: O' \% h& h8 i3 l% y; X
# n) L; j, a7 V3 H, I- E: a$ F# U: W    中望本次收购,无疑是看准了日益增长的3D设计软件市场。
6 @* {% H8 l4 _/ N( V; T; j9 |: l: Q9 }; q+ Q; F& H" ~$ A: y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全球,每个小时就会有五家公司放弃二维CAD而转用三维CAD,每年会增加四万多家三维CAD新用户。; b+ m/ B% c! T8 n+ z7 |$ \: P! I+ y4 Z
% u1 f! a  T- x
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企业技术升级的强大动力,为3D软件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对于制造业转型中的中国市场而言,更蕴藏着无限机遇。
4 d7 n! c( g( ^; ~3 E+ \  O! W
% D: |/ @8 N( }' w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每年采购CAD/CAM的金额高达几十亿元,而且这一进口总金额还在以每年20%的比例递增。在这一状况下,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承受很大的成本压力,与此同时,由于支撑产品创新的核心工具受制于人,企业还要面临重大的信息和知识产权安全隐患。因此,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的历史责任,也就自然地落到了民族软件企业的肩上。这是历史赋予国产软件企业的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
- X9 L. S3 ~/ F* w  B
/ ^& _3 e9 [( m: @不难看出,中望选择挺进3D领域,是顺应时势的明智之举,也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2 q* C1 d$ d) Z4 ^: ^% T, i$ {3 W; V6 n
抢滩3D市场,海外收购竞争激烈- _" L* Q, r; n5 v* U

; [, u3 s& G. z7 [( B. z    3D软件的诱人前景无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少公司都看到了3D这一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它背后蕴藏着的巨大市场机遇,希望可以在迅速发展中的3D市场中抢占先机。而收购一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公司,无疑是挺进3D领域的一条捷径。
$ O& r& }! V. y: _& ^) r% j; R! e0 P4 d0 a' b
也正因为如此,中望本次的收购事宜,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据了解,在此之前,至少有三家公司对于该3D软件公司表达过收购意向,其中甚至不乏3D软件行业的巨头公司。但是,该3D软件公司最后主动接触中望,并表达了合作意向。( k. H6 ^# R6 U3 a

; A5 [9 X0 d/ S7 W国外知名的软件公司为何会垂青一家中国企业?笔者认为,一方面,无疑是因为中国在3D领域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与中望近年来优秀的市场表现有关。目前中望公司在二维CAD领域已经逐渐成熟,拥有了庞大的客户基础以及丰富的渠道资源;而且中望近年来在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抢眼,尤其是国际化策略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据接近交易的相关人士透露,该3D软件公司最初正是通过中望的海外代理商表达合作意向的。; c$ Y& ?& N8 Z0 E
1 F$ b, y6 I+ ~/ f- O
中望探索全新的海外合作模式
4 U. V+ n9 G5 A
& M" ]0 C" h! z* D    事实上,中望本次尝试进军3D领域,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也并不是第一次。
* f+ ~0 L. b6 q/ k8 B
7 F, B) z1 \/ f# c# X, }+ U. p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国内软件企业采取各种方式与国外企业合作,试图在3D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仔细地研究国内软件企业与海外厂商的合作方式,我们却不难发现,中国的CAD企业,往往只是把国外的技术拿到中国来进行包装,然后兜售给国内的企业。某种程度上只是扮演着一个“分销商”的角色。在以往的海外合作当中,一方面,中国企业并不具备完全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无法参与核心的研发与技术,只能对国外提供的技术进行一些小修小补;不仅如此,这些公司的合作产品根本无法走出中国国门,某种程度上只能充当国外产品在中国的利益代言人。, h1 ~7 Z* e# Y+ q

7 k: ]) {; x+ s9 F笔者曾就此事咨询中望公司的相关人士,但是并没有得到正面回应。不过,据消息灵通的业内人士透露,中望本次的收购,希望能探索全新的海外合作模式,本次收购行为完全有别于以往国内软件企业的海外合作模式,与之有“本质的不同”,中望公司绝不会成为又一个“洋买办”。
; [9 j$ E- U# X; }1 R2 d0 s" m  Q* Q1 B$ j* J6 }- H
中望公司的海外收购事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至今尚无定论。
' B2 I$ R, g$ b! l7 O: P9 h. I
' }; J- p; c+ S# P! \但是,如果此次收购最终能获得成功,将意味着民族软件企业,进入了真正的3D时代。对于国家而言,无疑有利于中国实现产业格局调整,实现制造业的成功转型,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民族软件企业将会与国外的软件巨头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技术、人才甚至是理念的全方位角逐,这显然是打破国外巨头垄断,建立健康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的一个积极的信号;对于广大的用户而言,将有可能以更合理的价格感受国际化的设计软件。4 S+ D5 ]1 R1 q

; n# @9 V7 A7 z( b8 @( ?无论如何,这都会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对于中望这次勇敢的尝试,我们拭目以待,并且乐观其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免责|隐私|版权|广告|联系|手机版|CAD设计论坛

GMT+8, 2025-4-21 13:55

CAD设计论坛,为工程师增加动力。

© 2005-2025 askca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