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介绍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及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 }- F9 w$ M& n4 \ w7 h
机械图样上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热处理以及其他有关制造的要求等(图14-1)。上述要求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代(符)号或用文字正确地注写出来。
* [3 u8 V: J }7 x
2 e& ~3 i, D# z3 L) g( n+ P图14-1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6 v s t9 Z. P; a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
& Z2 D0 @& [$ ?; w x, R0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O" T4 b2 y, p1 A
零件表面经过加工后,看起来很光滑,经放大观察却凹凸不平(图14-2)。表面精糙度,是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一般是由所采取的加工方法和(或)其他因素形成的。零件表面的功用不同,所需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也不一样。零件图上要标注表面粗糙度代(符)号,用以说明该表面完工后须达到的表面特性。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
) E H \3 A! w( D& v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0 _ _1 d# p: g8 P
在取样长度内,沿测量方向(Y方向)的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距离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2 L" K; R/ O4 C+ r1 n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8 Y- H: e2 \6 w' ]7 K0 y; \ 指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7 S4 {4 V; Q5 n 3.轮廓最大高度Ry J- `; ^# {6 A) Q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最高峰顶线和最低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 a8 p6 }% Y5 F! y& J+ L- w7 j
目前,一般机械制造工业中主要选用Ra。Ra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Ra=1/l ∫t0|Y(x)|dx或近似为Ra= 1/n ∑|Yi|。式中,Y为轮廓线上的点到基准线(中线)之间的距离;ι为取样长度(图14-2)。, ?* P' z1 O6 ~* \
7 ^; E8 J/ ^* f7 U8 q图14-2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 @5 k/ ], R( J- ~7 H6 z( H3 C8 O二、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
9 h2 n7 h1 a5 d- T) [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表14-1)。: E) }9 L; ^) ^7 i5 k6 W
表14-1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意义4 S" D1 j; p5 N- }! ~0 I
Y l% ^' g5 Q b! X* ]* M V8 z) L% c5 P- {8 Q! M
1.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如图14-3所示,符号的尺寸是表14-2。
3 _$ o# U; v# U: y表14-2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尺寸4 A6 G P; K+ W/ p+ a" n1 \$ D
Q3 _ s6 f5 _% e- y: b
2.表面粗糙度数值及其有关规定在符号中注写的位置如图14-4所示。其中: % r% ^; B6 D4 x7 k! f
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其数值(单位为微米); % Y6 Z4 H3 r" s! m! p6 A7 e
b-加工要求、镀覆、涂覆、表面处理或其它说明等; # I/ P5 ~) r$ @' |
c-取样长度(单位为毫米)或波纹度(单位为微米);
# Z% v/ z4 N7 g h; _ d-加工纹理方向符号; 3 @; ~* a/ [0 F
e-加工余量(单位为毫米); : @0 X) w3 a2 w7 W
f-粗糙度间距参数值(单位为毫米)或轮廓支承长度率。# D* t q& `; o# ~$ J. n
# a) T2 z/ }1 V7 @, M" F; }: y, @图14-3 表面粗糙度符号的画法 图14-4 表面粗糙度各项# m( T8 Y3 A( s+ h$ E2 s
规定符号的位置
; ~9 D, q4 a+ Q" ?& g# f4 \% h4 h三、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值的注写
7 |- X+ _0 i9 T5 K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值的标注及意义见表14-3,Ra值在代号中用数值表示,单位为微米,参数前可省略参数代号Ra。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Ry值(单位为微米)的标注见表14-4,参数值前需注出相应的参数代号。
' p$ g; M/ b4 N1 n* i表14-3 Ra的注写及意义; r% V- y6 l& J+ m+ K @% J1 S) r
& q6 A& m6 |/ `/ w: `3 d' }
表14-4 Ry及Rz值的注写及意义* j3 O6 W6 b& F; A
1 s4 P6 j* {7 j' w; w6 {
四、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5 z7 m8 m: \0 J+ @, F 1.表面粗糙度代(符)号
+ R6 Y7 v! x: p" j- U# _; R 一般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其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图14-5)。对镀涂表面,可注在其表示线(粗点划线)上(图14-6)。
- m* P, @* K A( T' }+ b
5 V: {2 K2 _) L5 @6 d图14-5 表面粗糙度代(符)号的标注 图14-6 镀涂表面粗糙度代(符)号的标注% ~! H6 u$ r2 ^3 j, z2 k: ?
2.表面粗糙度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方向
' m( V1 ?. {" J8 w' D4 K; x* X 按图14-7的规定标注;带有横线的符号按图14-8规定标注。9 s% ~; H' u# ]9 H
8 S0 e1 d& B4 J+ k( b( B4 u
图14-7 代号中数字及符号的方向* p e; {+ a1 ^8 y
* X% E6 f: C# M" }/ |( v
图14-8 带有横线的符号标注方法: k0 L$ {: T, W& p
3.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一般只标注一次代(符)号 5 \# u8 ?; e; y6 {
标注时尽可能靠近有关的尺寸线(图14-5)。当地位狭小或不便标注时,代(符)号可引出标注(见图14-9、图14-12)。4 Z. }4 ^) a; M4 w- c' x
6 X& I6 ?4 l% E0 j s
图14-9 代(符)号统一标注示例 图14-10 代号引出的标注示例
% L5 {9 q4 ]$ T1 `2 z" { 4.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 C) J' m( m9 m. d" g% H
其代(符)号可在图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见图14-10)。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号可以统一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见图14-9)。上述统一标注的代号和文字说明均应是图样上其他表面所注写代号和文字的1.4倍。
) c1 \3 Q* {* J9 F/ |! X1 T; }+ r 5.零件上连续表面(见图14-11)及重复要素(孔、槽、齿……等)的表面(见图14-12)和用细实线连接不连续的同一表面(见图14-9),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只标注一次。
: o u, p7 A+ f 6 Z N: E$ e" U3 G8 n; c* B
图14-12 重复要素表面的代号标注示例 图14-13 同一表面上分别标注示例! p$ w! C1 k2 [6 i8 Z% g% r
6.同一表面上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时,须用细实线画出其分界线,并注出相应的表面粗糙度代号和尺寸范围(图14-13)。
9 _' ^ l0 K9 V+ X" i7.中心孔的工作表面,键槽的工作表面,零件上倒角、圆角的表面粗糙度代号用简化标注(图14-14) 。 |
|